World's Last Chance

聖經預言,聖經學習,視頻,文章,&更多!

While WLC continues to uphold the observance of the Seventh-Day Sabbath, which is at the heart of Yahuwah's moral law, the 10 Commandments, we no longer believe that the annual feast days are binding upon believers today. Still, though, we humbly encourage all to set time aside to commemorate the yearly feasts with solemnity and joy, and to learn from Yahuwah's instructions concerning their observance under the Old Covenant. Doing so will surely be a blessing to you and your home, as you study the wonderful types and shadows that point to the exaltation of Messiah Yahushua as the King of Kings, the Lord of Lords, the conquering lion of the tribe of Judah, and the Lamb of Yahuwah that takes away the sins of the world.
WLC Free Store: Closed!
聖經預言,聖經學習,視頻,文章,&更多!

柏拉圖如何影響了我們對【亞乎我】的看法

許多坐在長椅上的基督徒相信,他們對【亞乎我】的看法是完全來自聖經,實際上是正統派的看法。然而,他們永遠不會懷疑他們所相信的三位一體神的根源不是來自聖經,而是來自希臘哲學。他們也無法想像,那些受人尊敬的教會早期先輩們將柏拉圖的異教哲學與神聖的經文結合在一起,是應該受到責備的。雖然普通基督徒不知道這些事情,聖經學者發現這已經不是新聞了。可以肯定的是,希臘哲學對基督教的影響這一話題在學術界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大量的文獻記載。劍橋大學神學教授威廉·英格(William Inge)就是這樣一位學者,他說:

柏拉圖主義是基督教神學重要結構的一部分[如果人們致力於研讀調和柏拉圖主義和聖經的普羅提諾(Plotinus)的作品]他們會更好地理解舊文化和新宗教之間的真正連續性,他們可能會意識到,如果不把基督教撕成碎片,就完全不可能把柏拉圖主義從基督教中抹去。從耶穌口中傳出來的加利利福音,無疑沒有受到希臘哲學的影響。但是[早期基督教]從一開始就是由猶太教和希臘宗教的思想融合而成的。[1] (著重後加)

此外,聖經學者、著名的《史特朗經文彙編》一書的作者詹姆士·史特朗,也注意到柏拉圖對基督教的影響:

1世紀末和2世紀,許多有學問的從猶太教和異教皈依的人,接受了基督教。他們把柏拉圖的思想和措辭帶進了基督教神學流派。[2] (著重後加)

柏拉圖經常被認為是影響了西方思想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3]誰是柏拉圖,他相信什麼?他的觀點如何影響了早期的教會先輩,以及我們今天是如何看待【亞乎我】的?他的信仰和經文有什麼不同,甚至這有什麼關係嗎?幸虧,歷史和聖經都回答了這些問題。

柏拉圖是誰?

柏拉圖柏拉圖(約公元前428-347年),真名叫阿裡斯托勒斯(Aristocles),出生于古希臘一個有影響力的貴族家庭。對異教神的信仰滲透到了他的世界。據說他自己的父親是希臘海神波塞冬的後裔。[4]柏拉圖的異教觀點受到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約公元前600年)和畢達哥拉斯(Pythagoreans, 約公元前500年)等哲學家的影響。但是蘇格拉底對他影響最大。[5] 柏拉圖在蘇格拉底死後的某個時候,在雅典建立了一個學會。是由追求哲學、數學和天文學等學術學科的知識份子組成。[6]他最著名的學生是亞里士多德,他在自己的領域也成為了一位具有持久影響力的哲學家。

柏拉圖的信仰

柏拉圖最著名的是他的二元世界觀,其中較高的世界是由觀念或形式組成的,而較低的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被稱為形式理論。雅典人認為,在較高的世界裡,一切事物,無論是一個物體還是一個觀念,都存在於一個理想的狀態中,而在較低的世界裡,則是由這些觀念或形式不完美的複製品組成的。對柏拉圖來說,最終的形式是一種非人力的形式,被稱之為善。

赫拉克利特被認為是第一個將“道(logos)”這個詞應用於神聖理性或智慧的人,他認為這是一種協調宇宙的力量或影響。柏拉圖通過教導人們,道是由善、想法和世界精神組成的神聖三位一體的一部分來闡述這一思想的。[7]他認為道(智慧、理性等)不是一個實際的人,而是一種統治的原則或力量。亞里士多德雖然不完全贊同柏拉圖的形式論,但也相信三位一體。他寫道:

因為,正如畢達哥拉斯所說,世界和其中的一切都是由數字三決定的,因為開始、中間和結束給出了一個“全部”的數字,而他們給出的數字就是三合一。因此,我們把這三者從自然中提取出來作為(可以這麼說)它的法則,在敬拜神的時候,我們進一步利用了數字三。[8] (著重後加)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神聖的三合一產生了三位一體神的概念。教會的先輩們,其中許多人受過希臘哲學的訓練,通過他們的希臘世界觀而不是通過聖經被創作的猶太視角來解讀聖經。他們將柏拉圖的善與【亞乎我】在約翰福音1:1中道的理念、世界精神與聖靈聯繫起來,從而形成了一個哲學聖三一的基督教版本。歷史學家和神學家都證明了柏拉圖的三合一對基督教的影響。例如,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在其《基督教史》中總結了希臘對採納三位一體教義的影響,他說:

如果異教被基督教征服了,那麼基督教也同樣被異教腐蝕了。第一批基督徒的純自然神論[認為上帝創造世界後讓其自然運行,在此背景下的基本宗教]被羅馬教會改變為不可理解的三位一體教義。許多異教原則,由埃及人發明並被柏拉圖理想化,被保留下來作為值得相信的信條[9] (著重後加)

另一方面,聖經從來沒有教導【亞乎我】是三位一體的。甚至相信三位一體的學者也會證明這一點。例如,浸信會神學家威廉﹒克拉克(William N. Clarke),寫道:

三位一體這個詞從未使用過,也沒有跡象表明三位一體的思想已經形成。長期以來,閱讀新約一直是一種普遍的做法,就好像後來關於這一主題的思想在其中,但事實並非如此。在使徒時代,三位一體的教義還沒有被創造出來……在三、四個世紀過去之後,才形成了三位一體的教義……這一歷史性的教義與早期信仰的簡單性有很大的不同。[10](著重後加)

施瑪篇,申命記6:4

施瑪篇,申命記6:4

聖經並沒有教導【亞乎我】具有三位一體的本質。但經文反復而毫不含糊地教導我們,【亞乎我】是獨一的。

申命記6:4 “以色列啊,你要聽!【亞乎我】我們艾婁嘿母是獨一的主。”(著重後加)

馬可福音12:32,那文士對【亞乎術阿】說:“夫子說,神是一位,實在不錯。除了祂以外,再沒有別的神(著重後加)

除了柏拉圖對聖三一和道的看法外,他對不朽靈魂的信仰也影響了後聖經時代對基督的看法。柏拉圖認為,所有靈魂都是永恆的,在出生之前就存在了,[11]也就是說,在成為肉身之前就存在了。[12] 這種信仰起到了過濾的作用,希臘化的教會先輩們[13]通過它來傾倒福音。其結果是,【亞乎術阿】在成為肉身到馬利亞的子宮之前就已經預先存在了,因為據說所有靈魂都會經歷這個。然而,傳統的希伯來思想並不相信靈魂在字面意義上的預先存在。相反,它告訴我們,事情首先“預先存在”於【亞乎我】的計畫或祂的先見之明中。例如,不是在我們出生之前就存在于天堂,經文教導我們被【亞乎我】和祂的計畫所預先知道:

詩篇139:15-16(和合本)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著重後加)

聖經也提到這種比喻性的先前存在,說在“世界的根基”立定之前,事物就存在於【亞乎我】的頭腦中或存在於祂的先見之明中。這種傳統的希伯來的先前存在觀就是聖經如何談到【亞乎術阿】的。在世界被造之前,他並不是真的存在于天堂,正如柏拉圖的追隨者們所能理解的那樣,而是【亞乎我】預先知道了他,這也是祂預先制定計劃的一部分。

彼得前書1:20 基督【亞乎術阿】在創世以前是預先被【亞】知道的,卻在這末世才為你們顯現。(著重後加)

使徒行傳2:22-23 “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亞乎我】藉著拿撒勒人【亞乎術阿】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跡,將他證明出來,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他既按著【亞乎我】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著重後加)

彼得本可以說,如果那是真的,也肯定會說,【亞乎術阿】在天堂像【亞乎我】一樣早就存在了。相反,經文說的是,【亞乎我】預先知道【亞乎術阿】,就像先知耶利米所說的那樣:

耶利米書1:5 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 (著重後加)

柏拉圖和教會先輩

柏拉圖對教會先輩的影響不能被過分誇大。教會歷史學家菲力浦·沙夫(Philip Schaff)就柏拉圖對教會先輩們的影響作了一個很好的概述:

許多早期的基督徒,反過來,在柏拉圖的教義中發現了獨特的吸引力,並利用它們作為捍衛和擴展基督教的武器,或將基督教的真理鑄造成柏拉圖的模式道(logos)和三位一體的教義是從希臘神父那裡得到的形狀,他們如果沒有受過學校的訓練,就會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柏拉圖哲學的影響,特別是以猶太亞歷山大的形式。從這個源頭潛入教會的錯誤和腐化是不可否認的……在那些或多或少是柏拉圖式的最傑出的神父中,可以被命名的有殉道者游士丁,雅典那哥拉,西奧菲勒斯,伊雷紐斯,希波呂托斯,亞歷山大的克萊門特,奧利金,米努提烏斯·費力克斯,尤西比烏斯,多迪烏斯,大巴西流,尼撒的貴格利,以及聖奧古斯丁。 [14] (著重後加)

雅典那哥拉

雅典那哥拉

讓我們來簡單地看看一些被認為是“柏拉圖式”的教會先輩們。

雅典那哥拉,是公元2世紀的一位護教論者。《大英百科全書》說,“他的神學帶有強烈的柏拉圖主義色彩……”(著重後加)。[15] 美國百科全書說:

雅典那哥拉經常把希臘詩人和哲學家,特別是柏拉圖的信仰與基督教的教義結合起來。[16] (著重後加)

希波的奥古斯丁

希波的奥古斯丁

希波的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年),也許是最有影響力的一位教會先輩,當他說“柏拉圖的話語,是所有哲學中最純潔和光明的,驅散了錯誤的雲彩……”[17] 理查德·塔納斯,著名的《西方思想的激情》一書的作者,寫到了奥古斯丁對柏拉圖的熱情:

“……奥古斯丁對基督教柏拉圖主義的闡述幾乎滲透到了西方中世紀所有的基督教思想中基督教對希臘精神的融合是如此熱情,以至於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經常被認為是受到神聖啟發的前基督教聖徒……(著重後加)[18]

亞歷山大克萊門特

亞歷山大克萊門特

亞歷山大的克萊門特(公元150-215年)在亞歷山大著名的高等學府任教。阿爾伯特·奧特勒(Albert Outler)在《宗教雜誌》上寫道,這位哲學家:

……在所謂的“希臘化的基督教”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人們普遍認為,克萊門特在挪用和使用希臘化的哲學和倫理概念來表達他的基督教信仰方面,走得和任何東正教基督徒一樣遠。柏拉圖是他最喜歡的哲學家。[19](著重後加)

克萊門特認為,希臘哲學是一種導師,有助於為希臘人接受基督鋪平道路。[20] 問題是非但沒有放棄柏拉圖的思想和其他異教哲學的表達支持猶太教的經文,亞歷山大的克萊門特,就像許多其他教會先輩一樣,證明了它與基督教的結合是正當的。

尼撒的貴格利

尼撒的貴格利

尼撒的貴格利(公元335-395年)是在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公元381年)發展三位一體教義的教會先輩之一,據說他“用柏拉圖式的語言描述了基督的救贖工作。”[21]在《教會先輩的哲學》中,哈利·沃爾夫森(Harry Wolfson)談到了一個妥協發生在貴格利試圖使猶太一神論與希臘哲學相協調的時候:

“這是一個和諧的解決方案,一種試圖結合的方案,正如尼撒的貴格利所描述的,猶太人的一神論和希臘人的多神論。他們使用的調和方法是淡化猶太人的一神論,作為對希臘哲學的讓步。[22](著重後加)

為什麼柏拉圖影響了教會的先輩們

有人可能會問,柏拉圖影響了教會的先輩和我們對【亞乎我】的理解,這為什麼重要。希臘思想與猶太經文的結合真的如此不利嗎?答案是一個響亮的,是的!交換聖經的文化框架,以利於一個希臘的,後聖經世界觀,扭曲和混淆了神聖經文的原意和真正含義。此外,許多有影響力的教會先輩相信,人類可以通過希臘哲學philo + Sophia=對智慧的愛)來增加對【亞乎我】的認識,但保羅說,人類並不是通過世界的智慧來認識【亞乎我】的。

哥林多前書1:20-21 智慧人在哪裡?文士在哪裡?這世上的辯士在哪裡?【亞乎我】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嗎?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亞乎我】【亞乎我】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亞乎我】的智慧了。(著重後加)

事實上,保羅特別警告教會不要被哲學所俘虜:

歌羅西書2:8你們要謹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學和虛空的妄言,不照著基督,乃照人間的遺傳和世上的小學,就把你們擄去。(著重後加)

可悲的是,希臘化的先輩們顯然無視這一命令。其結果是對上帝的信仰與聖經中真正的一神論格格不入。正如舊約學者N.H.斯奈思所總結的那樣:

我們的立場是,根據希臘哲學家的思想對聖經神學的重新解釋貫穿了所有世紀並在任何地方都廣泛地存在破壞了基督教信仰的本質……基督教本身往往脫離了先知的教導而受到了柏拉圖翻譯的影響。[23](著重後加)

我們必須記住,柏拉圖是一個不信者,是一個異教徒,是失喪者,沒有聖經中獨一真神的同在。作為基督徒,我們不能與不信的人捆綁在一起:

哥林多後書6:14-15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義和不義有什麼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別名)有什麼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麼相干呢?

聖經就如【亞乎我】對人類的啟示一樣充分而完整。[24]它為我們提供了我們所需要知道的一切,讓我們知道祂是誰,以及祂關於通過【亞乎術阿】和即將來臨的王國拯救人類的偉大計畫。主的兄弟猶大寫道,我們要“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著重後加)[25]請注意,基督教信仰的傳承並不是部分的或不完整的。新約作者並沒有敦促基督徒們等待三百年,直到教會的先輩能夠提供語言或洞察力,幫助我們理解【亞乎我】沒有用祂的話向我們解釋的東西。相反,這一信仰是絕對完整地傳下來的。

此外,保羅還說,當他教導信徒關於【亞乎我】和主【亞乎術阿】基督的時候,他並沒有隱瞞任何有益的東西。[26]但是,保羅從來沒有教導過【亞乎我】在本質上是三位一體的。相反,他教導說,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亞乎術阿】不是神,乃是【亞乎我】所立的基督(彌賽亞)。[27]

哥林多前書8:6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就是父,萬物都本於祂,我們也歸於祂;並有一位主,就是【亞乎術阿】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有的,我們也是藉著他有的。

我們必須決定是否要依靠聖經和【亞乎術阿】的證詞,他禱告說:“父啊你是獨一的真神“[28] 來告訴我們【亞乎我】是誰,或者我們是否會無視它們和歷史記錄,接受一個植根于柏拉圖的三位一體的神。


[1] W. R.英格,《普羅提諾哲學》(倫敦:朗曼出版社,1918年),第12、14頁。

[2] 詹姆士·史特朗,約翰·麥克林托克,《聖經、神學和教會文學百科全書》第10卷,“三位一體”(紐約:哈珀出版社,1891年,第553頁。)

[3] 《古希臘十大哲學家》,古代歷史列表,查閱於:8-11-19,https://www.ancienthistorylists.com/green-history/top-10-antigen-green-philotives/

[4] “柏拉圖”,《大英百科全書》,查閱於:8-8-19,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Plato

[5] “柏拉圖”,互聯網哲學百科全書,查閱於:8-8-19,https://www.iep.utm.edu/plato/

[6] “關於柏拉圖著名學院的全部”ThoughtCo.查閱於8-8-19,https://www.thoughtco.com/all-about-platos-family-academy-112520

[7] 查理斯·比格,《亞歷山大基督教柏拉圖主義者》,1886年,第249頁。

[8] 亞里士多德,《論天堂》,第一冊,第一章。https://classicalastrologer.files.wordpress.com/2012/12/ontheheavensaristotle1.pdf

[9] 愛德華·吉本,《基督教史》(1883年,第十六頁)。引自《上帝是三位一體嗎?》(上帝聯合教會,2012年)。

[10] 威廉·牛頓·克拉克,《上帝的基督教教義》(愛丁堡:T&T克拉克出版社,1909年),第230-231頁。

[11] 柏拉圖,《蒂邁歐篇》

[12] 羅伯特·G·奧爾森,《哲學概論》(紐約州米諾拉:多佛出版社,2003年),第62頁。

[13] 在這篇文章中,教會先輩這個詞可能包括使徒的先輩,比如說殉道者游士丁

[14] “柏拉圖主義與基督教”,《新謝夫·赫爾佐格宗教知識百科全書》,1957年,第九卷,第91頁。

[15] “雅典那哥拉”,《大英百科全書》,第11版,第831頁。查閱於:8-8-19,https://theodora.com/encyclopedia/a2/athenagoras.html

[16] “雅典那哥拉”,《美國百科全書》,s.v.(2001),第2卷,605頁。

[17] 大衛大衛森,《從教會先輩那裡獲得:你應該讀柏拉圖》,查閱於:8-7-19,https://blog.logos.com/2013/11/plato-christianity-church-fathers/?fbclid=IwAR2uplDdR9Nj4JFzokKuW3iDtn8hj28NWP4b6g579l4Qy6AMQ3HMRoiN6O8

[18] 理查德·塔納斯,《西方思想的激情》(巴蘭坦圖書公司,1991年),第103頁。

[19] 阿爾伯特·C·奧特勒(1940年)。亞歷山大的克萊門特的“柏拉圖主義”。《宗教雜誌》(1940),第20卷(3),第217-240頁。

[20] 大衛·大衛森,《從教會先輩那裡獲得:你應該讀柏拉圖》,查閱於:8-7-19,https://blog.logos.com/2013/11/plato-christianity-church-fathers/?fbclid=IwAR2uplDdR9Nj4JFzokKuW3iDtn8hj28NWP4b6g579l4Qy6AMQ3HMRoiN6O8

[21] 尼撒的貴格利,《教理問答》16 [52], 32 [80–81].

[22] 哈裡·奧斯特琳·沃爾夫森,《教會先輩們的哲學》(劍橋:哈佛大學出版社,1970年),第578-579頁。

[23] 諾曼·H·斯奈斯,《舊約全書的獨特思想》(倫敦:埃普沃思出版社,1955年),第187頁,第188頁。

[24] 提摩太后書3:16-17;彼得後書1:20-21

[25] 猶大書1:3

[26] 使徒行傳20:20

[27] 使徒行傳2:36

[28] 約翰福音17:1,3


這是一篇非WLC文章,出自https://onegodacreat.com/

我們從原文中去掉了所有天父和兒子的異教名字和稱呼語,代之以他們的原名。此外,我們在引用的經文中恢復了天父和兒子的名字,正如它們起初由受啟發的聖經作者所寫的那樣。-WLC團隊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